腸炎是伴有腸的分泌、蠕動、吸收或排泄機能紊亂的炎癥的總稱。腸炎是家庭觀賞鳥易患的消化道疾病。引起腸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飼料因素,季節(jié)變化,氣候突變,受寒, 細菌、病毒感染等。
癥狀病鳥一般表現(xiàn)精神委頓,食欲減退,身軀無力,渴欲增加,體溫升高,常趴杠或臥在籠底不動。全身縮起,羽毛松亂。糞便呈水樣,肛門常被污染,嚴重時糞便呈粘液性或血性下痢。剖檢死鳥,可見不同程度的腸炎。
引起腸炎的主要原因是因吃入不潔、腐爛或發(fā)霉變質(zhì)的飼料和飲用臟水所致?;疾〉募竟?jié)性比較明顯,尤其在夏季天氣熱,多雨潮濕,飼料易變質(zhì),飲水不清潔等都可能會引起腸炎。
通過臨床癥狀等進行診斷。
不喂變質(zhì)的飼料,夏季每周可在飲水中加土霉素,配成0.1%濃度,自由飲用。復方敵菌凈常用于消化道的細菌感染,因用量較小,在消化道吸收率較低,故安全性好于其他磺胺類藥物?;炝衔梗委熈繛閛.03%,每天1~2次,連喂3~5天。對患腸炎的鳥應(yīng)給以易消化的食物,并在飲水中加0.2%的黃連素,連喂3~5天。病情嚴重時可喂痢特靈,混料濃度為0.03%~0.04%,混水濃度為0.02%,每天。1~2次,連喂5天。如糞便伴有出血者可加喂仙鶴草片。對因腹瀉而脫水的鳥應(yīng)補充糖水和鹽水,其方法是在25%葡萄糖水中加0.9%生理鹽水,用不帶針頭的注射器吸入上述溶液后滴入患鳥的口中,每次滴1~2毫升,每天2次,連喂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