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炎是子宮內膜的炎癥,多見于發(fā)情母貓配種時受到感染或產后繼發(fā)感染。按病程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子宮內膜炎多是由分娩或難產時消毒不嚴的助產,產道損傷、子宮破裂、胎盤及死胎滯留而引起的子宮感染。慢性子宮內膜炎除由急性炎癥轉化而來外,尚可見于休情期子宮內膜的囊性增生。
子宮內膜炎主要分為三種,急性子宮內膜炎、慢性卡他性子宮內膜炎和慢性化膿性子宮內膜炎。
急性子宮內膜炎:最初的癥狀出現于分娩后12小時至4天內。病貓精神沉郁,厭食,體溫升高達39.5攝氏度以上,脈搏頻數,泌乳量下降或拒絕哺乳,有的伴發(fā)乳房炎、拱背、努責、陰道排出物稀薄,帶有惡臭、呈紅色(胎膜滯留的為綠色或黑色)。排出物中如有大量粘膜,則為中毒癥狀,往往出現抽搐、精神高度抑郁、并經常舔觸陰唇。 慢性卡他性子宮內膜炎:性周期正常,但屢配不暈;常見從陰門中流出混濁絮狀粘液,并?;煊醒?。陰道黏膜充血,子宮頸口開張。 慢性化膿性子宮內膜炎:性周期紊亂,從陰門中流出粘液膿性滲出物,并混有血液;腹部觸診子宮體積增大,有波動感;陰道黏膜和子宮頸水腫并嚴重充血。
多見于病貓在發(fā)情期洗澡時造成陰道進水感染,細菌上行至子宮造成。也可為發(fā)情配種時或產后細菌感染所致。
另外難產、死胎、胎兒腐敗、產道損傷及助產時消毒不良也可導致本病的發(fā)生。
通過臨床癥狀即可進行診斷。
急性炎癥時,可用抗生素進行治療,青霉素6萬單位/千克體重肌肉注射,2次/日,連用4~5天,慶大霉素1萬單位/千克體重,肌肉注射,連用4~5天,靜脈補液,防止脫水、解毒及糾正電解質平衡紊亂。促進子宮收縮及子宮內容物的排出,通過腹壁按摩子宮可達到一定效果。
慢性炎癥時,可采取子宮切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