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學名:平胸龜
別稱:鷹嘴龜、大頭龜、大頭平胸龜、鷹嘴龍尾魚、三不像、鸚鵡龜
界:動物界
科:平胸龜科
屬:平胸龜屬
種:平胸龜
分布區(qū)域:東南亞北部和南部;山區(qū)溪流。
命名人、時間:Gray, 1831
經濟價值:食用、藥用、觀賞、培育綠毛龜出口創(chuàng)匯等。
形態(tài)特征:頭大,呈三角形,且頭背覆以大塊角質硬殼,上喙鉤曲呈鷹嘴狀,眼大,無外耳鼓膜。背甲棕褐色,長卵形且中央平坦,前后邊緣不呈齒狀。腹甲呈橄欖色,較小且平,背腹甲借韌帶相連,有下緣角板。四肢灰色,具瓦狀鱗片,后肢較長,除外側的指、趾外,有銳利的長爪,指、趾間有半蹼,既利于陸地爬行,又便于水中游泳。
尾長,個別已超過自身背甲的長度,尾上覆以環(huán)狀短鱗片。此龜的頭、四肢均不能縮入腹甲,是中國已知龜類中較特殊的一種。
雌雄鑒別:平胸龜雄性腹部的甲殼比較長,平坦的胸部中央略微凹陷,尾巴粗,泄殖腔孔離腹甲后部的邊緣較遠,距尾基大約2.5厘米左右。雌性的胸部中央非常平坦并無凹陷,且身體很寬,肛門離腹部邊緣較近,大約在尾基1.5厘米處左右。
? ?上古時候,洪水漫衍,人們無處生存。大禹治水走遍天下,經5370座山,行64056里,遇千奇百怪。于是,禹鑄九鼎,九鼎之上,記載他經歷的神奇怪異之事,給后人留下一部《山海經》。《山海經·南山經》:杻陽之山,怪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憲翼之水。其中多玄龜,其狀如龜而鳥首虺尾,其名曰旋龜,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聾,可以為底。
? ? ? 喜愛爬寵人群飼養(yǎng),鷹嘴龜是一種古老的爬行動物。目前它們雖然可以人工飼養(yǎng),不過總體來看養(yǎng)殖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鷹嘴龜對周圍的環(huán)境要求還是比較苛刻的,對環(huán)境比較敏感。若是人工飼養(yǎng),它們對于水溫、水質等多種因素都是有要求的。再者,由于人工飼養(yǎng)它們的行為并不是特別普遍,所以可以借鑒的養(yǎng)殖經驗也并不豐富。
? ? 1、性腺炎
? ? ?發(fā)病開始時,排泄孔有紅影,初發(fā)時一般難見。用手觸摸后肢和尾部時反應遲鈍,嚴重時不能爬行,排泄孔松弛,有臭味。
? ? ?2、肝病
? ? ?病發(fā)期精神較差,行動遲鈍,嚴重時垂頭、眼睡,肝臟嚴重受損,為1號殺手,須迅速救治。
? ? ?3、呼吸道感染
? ? ?初期咳嗽,龜的口部分泌出塊狀白色粘液,糞便惡臭,氣溫高時會演變肺炎。
? ? ?4、跛腳
? ? ?有兩種,一種不腫;另一種是膿腫,會導致腐骨、癱瘓和死亡。
? ? ?5、呼吸道感染肺炎
? ? ?龜張口時有小泡沫,呼吸受阻,精神不好,食欲速減,反應遲鈍。后期,張口時頸部抽蓄,鼻孔有粘液。
? ? ? 6、雙向疾病閉眼
? ? ?通常與其它疾病并發(fā),如肺炎、性腺炎、肝病等。眼袋枯澡,未期閉眼,死亡率高。
? ? ? 7、水腫
? ? ? 全身性水腫,四肢上半肢腫大,嚴重時不能爬行。
? ? ? 8、難產
? ? ? 發(fā)病開始時,排泄孔經常收縮,嚴重時會流血引致生殖器感染,后期,生殖器外露。預防勝于治療。
? ? ? 9、腸胃炎
? ? ? 精神呆滯,嚴重時不吃不動,糞便惡臭,排泄孔長期有粘液。
? ? ? 10、眼膜炎
? ? ? 初發(fā)時眼球中間呈現灰白色圈,常用前肢擦眼部,嚴重時魚眼珠中央凹落,眼袋干沽。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導致失眠。
? ? ? 11、浮水病
? ? ? 因長期營養(yǎng)不良,排泄孔受細菌感染。嚴重時后肢沒力,在水中不能游動,體弱,而浮上水面,最后會淹死在水中而腫脹。
? ? ? 12、畸形
? ? ? 養(yǎng)殖技術引致,主要在稚龜常見,龜身肥,拐腳,后肢爬行時癱軟,背甲底甲都有軟性,底甲中間生長線帶斜,甲殼不規(guī)則生長,嚴重時演變畸形。
? ? ?13、爛甲病
? ? ?此病成齡龜較為常見,初時屬局部性,用手按下龜板患處有小許膿流出,此病為潛伏性,若不及時醫(yī)治會局部性擴散。
? ? ?14、爛頸病
? ? ?多為交配時咬傷,雌龜較為多見,頸部兩邊有損傷,續(xù)而潰爛,嚴重時要治理。
? ? ?15、肉柑
? ? ?龜體原有損傷,死肉仍末排除,患處周圍又長出嫩肉,覆蓋著死肉形成肉柑,會影響龜的健康。
? ? ?16、皮膚性水霉菌
? ? ?此病為潛伏性,初時眼皮、鼻孔、皮膚和腳趾出現灰白色霉斑,嚴重時下巴出現紅腫征狀。
? ? ?17、外傷
? ? ?龜腳、龜尾、皮膚、頸部有咬傷痕跡,紅腫。嚴重時積膿。因自身打斗擦傷皮膚引起細菌感染,因初時末被發(fā)現或認為問題不大而沒有及時治療所造成嚴重后果。
前言:由于各科研機構對平胸龜基礎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大量的基礎數據還不完善,從科學的角度出發(fā),目前該龜人工繁殖技術沒有突破!少數仿生態(tài)養(yǎng)殖,孵化的幼苗,無法形成配套種群,不能被認為人工繁殖成功。由于平胸龜在野外的種群急劇減少,《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第16屆締約國大會,從2013年6月12日起把平胸龜調整到附錄Ⅰ,國內依法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執(zhí)行保護。
幼龜
幼龜的飼料與親龜的基本相同,只是顆粒要求較細軟,投喂量約為幼龜體重重量的5%至8%,上、下午各投一次。如采用幼龜人工全價顆粒飼料則
飼養(yǎng)管理按總體重3%至5%,分早、晚兩次撒于食臺上投喂。如人工粉狀配合飼料,則要充分拌濕、久揉,使之柔軟并富有粘性,再在食上靠近水面投喂。龜池上要有蔭棚防曬,應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質清新,要及時清除殘料,以防敗壞水質。冬季幼龜要注意保暖,使之安全越冬,可在水溫15℃以下時,用塑料薄膜覆蓋。
成年龜
鸚鵡龜食性較廣,即食動物性飼料,也食植物性飼料,要使之生長快,應以動物性飼料為主,以植物性飼料為輔,還需添加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和鈣、磷等礦物質飼料。動、植物飼料的配比應為7∶3或8∶2,飼料要求新鮮,當天加工當天喂完,不投喂腐爛變質的食物。飼料的質和量還要根據鸚鵡龜的不同生長階段和氣候條件而酌情改變。每年7至9月份是鸚鵡龜攝食活動的高峰期,增重速度最快。因此,這三個月應該供以充足的營養(yǎng)物質,讓其多吃快長。春秋季節(jié)氣溫較低,鸚鵡龜喜歡在中午前后活動攝食,故要在中午前投喂飼料。夏季氣溫較高,其多在下午5至7時活動覓食。在臨近冬眠期,應增加投喂量,使龜長肥,利于越冬。在鸚鵡龜交配期之前及交配期,應喂給富含蛋白質且易于消化的飼料,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D等,以提高鸚鵡龜的受精率和繁殖等。每年11月份后,當氣溫低于15℃時,鸚鵡龜便伏于池底泥沙處,不食不動,進入冬眠狀態(tài)。此時不需要投食,也不需要換水,但要注意保溫,在水池四周蓋上稻草等物。平時(指春夏秋三季)應注意更換飼養(yǎng)池的水,夏季每2天更換一次,春秋每5天更換一次,保持水質清潔,防止龜生病。
龜苗選擇
健康的平胸龜體表光滑,表皮、背腹甲完整,四肢肌肉飽滿,眼睛有神,對外界的刺激反應靈敏,爬行時四肢有力,能將身體支撐起來,快速逃走,放入水中能迅速游動并能下沉到水底。相反,對四肢瘦弱、拿在手中掙扎無力、放入水中游動緩慢或長時間漂浮在水面的龜,決不能選養(yǎng)。
龜苗放養(yǎng)
平胸龜較其它龜的野性大,較難適應人工飼養(yǎng)環(huán)境條件。新引進的龜不能馬上放入水中,應在陰涼處干放3小時后,在龜體表適當灑水,保持龜體濕潤。1天后,龜可放入水中,開始投喂活餌料,如活的小魚蝦、蝌蚪、蚯蚓等,將進食的龜單獨飼養(yǎng)10天后,放入龜池中,開始水深20厘米左右,適應后逐漸加深到50厘米左右。龜主動進食后,可投喂冰鮮魚等餌料。投喂順序為先冰鮮魚后活餌料,冰鮮及活餌料均要放入水中。
投餌
人工飼養(yǎng)時,平胸龜攝食小魚蝦、蚯蚓、冰鮮魚等餌料。投喂前,需將大塊魚蝦等餌料加工成小塊狀,以利于龜吃食。餌料放入水中,以適應平胸龜喜歡在水下進食的習性。每次投喂量為龜體重的2%~3%,夏季每天1次,春秋季2天1次,水溫低于20℃時不需投喂。每次投喂時間基本固定,定時攝食有利于龜形成條件反射,也便于觀察龜的吃食情況。
日常管理
水質保持良好,是養(yǎng)好平胸龜的環(huán)境條件,因此,必須經常換部分水,再加入新鮮水;喂食后及時換水。平胸龜不耐高溫,當水溫可能超過30℃時,就必須提前將龜轉移到陰涼低溫處,防止龜中暑。
注意事項
平胸龜最大特點就是兇猛、好斗,群養(yǎng)時經常咬斗,造成傷殘,因此最好單獨放養(yǎng),群養(yǎng)時每平方米放養(yǎng)1只即可。有外傷的龜,可用40毫克/升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分鐘,再用5毫克/升博滅消毒液浸泡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