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雀(學名:Parus major):中小型鳥類,體長13-15厘米。整個頭黑色,頭兩側各具一大型白斑。上體藍灰色,背沾綠色。下體白色,胸、腹有一條寬闊的中央縱紋與頦、喉黑色相連。
? ? ? 棲息于低山和山麓地帶的次生闊葉林、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也出入于人工林和針葉林。性較活潑而大膽,不甚畏人。行動敏捷,常在樹枝間穿梭跳躍,或從一棵樹飛到另一棵樹上,邊飛邊叫,略呈波浪狀飛行,波峰不高。主要以金花蟲、金龜子、毒蛾幼蟲、螞蟻、蜂、松毛蟲、螽斯等昆蟲為食。
? ? 主要棲息于低山和山麓地帶的次生闊葉林、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也出入于人工林和針葉林,夏季在北方有時可上到海拔1700米的中、高山地帶,在南方夏季甚至上到海拔3000米左右的森林中,冬季多下到山麓和鄰近平原地帶的次生闊葉林、人工林和林緣疏林灌叢,有時也進到果園、道旁和地邊樹叢、房前屋后和庭院中的樹上。
? ? 分布于中國、非洲西北部、摩洛哥、突尼斯、阿爾及利亞、歐洲、中亞、西伯利亞、遠東、朝鮮、日本、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中南半島和印度尼西亞。
? ?愛鳥人士建議飼養(yǎng),大山雀是一種很活潑的小鳥,膽大易近人,好奇心極強,有非常出色的即興行為和動作,如能將栓在繩上的食物通過用足逐步拉起而獲取,會叼起它們感興趣的非食物物體玩耍,所以可以訓練其做表演。大山雀除睡眠外很少靜止下來。鳴聲悅耳。
第一,主要原因。食料里缺少礦物質,微量元素,氨基酸,因為其是雜食鳥,在野外什么都吃,而籠養(yǎng)后,食料比較單一,所以容易出現(xiàn)啃爪現(xiàn)象。
第二,管理原因。如:真菌感染,這也是大家都認可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籠內衛(wèi)生不好造成。蚊蟲叮咬,這也就是為什么晚上要上罩兒的一個原因了。
? ? ?預防:首先要先必免主要原因,也就是食料的單一,主要是在以“老三樣兒”的基礎上加一些含有營養(yǎng)元素的附料,如牛肉粉,蝦粉,蠶蛹粉,等。但不能加的過多。
? ? 其次,要必免由于管理不當造成的真菌感染等。只要作到籠內一天一清,布墊一天一換,基本可以避免。
? ? ?救治:出現(xiàn)啃爪現(xiàn)象的救治,也分兩種,一種是,可以治。即由于管理原因引發(fā)的啃爪,初期時,通過用藥可以救治。晚期時,鳥可能以將腳指啃掉了,即便救治了,也是殘鳥一只。一種是,由于,食料引起的,這種啃爪短時間內可能不好救治。所以要以預防為主。
? ? 大山雀性情雖然比較急躁,但容易馴養(yǎng),無論飼養(yǎng)幼鳥或成鳥都能得到好的效果。用粘網、踏籠等捕到大山雀很容易,不過需要有“誘鳥”(俗稱“游子”)。剛捕來的鳥必需換食,開始喂面粉蟲或其他幼蟲,并將蟲放在粥狀的人工飼料上,大山雀吃蟲時,會連同飼料一塊吃下,這樣就會慢慢認食。
? ? 飼養(yǎng)大山雀可用山雀籠、點頦籠、金絲雀籠和黃雀籠。飼料由黃豆面、玉米面、花生米粉按3:3.2混合而成,加入適量熟雞蛋黃,并常給些面粉蟲。也要適量給些富含維生素的菜類食物。有人用繡眼粉飼養(yǎng),效果也很好。冬季用一小塊生豬油掛在籠內任其啄食,能增強其抗寒能力和光潤羽毛。冬季在飼料內適當增加花生米粉的比例,或把核桃砸開放到籠中讓鳥自己啄食。
大山雀消化道較短,食物通過很快,“能吃能拉”,所以須經常清洗籠子,否則稀軟的糞便不僅沾污鳥的羽毛,有礙觀賞,還會發(fā)出惡嗅昧。在食物不足情況下,鳥有時會啄食未消化完全的糞便,不利健康,最好每天或隔日將整個籠子洗刷一次。食罐、水罐均宜大而深,每天兩次喂食喂水,喂前要將食罐、水罐取出洗干凈。夏季需置蔭涼處或噴水。大山雀不畏人,容易馴熟,教“叫遠”可用松籽、柏籽或苧麻籽。待鳥饑餓時用手拿著喂,并不斷增加距離,耐心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