蠑螈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寵物,需要特殊的飼養(yǎng)環(huán)境和條件,不適合普通家庭作為寵物飼養(yǎng)。但如果您對蠑螈感興趣,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蠑螈品種:
1. 美國紅點蠑螈(Red-spotted Newt):是較為常見的蠑螈品種之一,身體呈紅色或橙色,有黑色斑點。
2. 灰斑蠑螈(Eastern Spotted Newt):身體呈棕色或灰色,有黑色斑點。
3. 日本蠑螈(Japanese Fire-bellied Newt):身體呈黑色或暗綠色,有紅色或橙色的斑點。
4. 金斑蠑螈(Golden Spotted Newt):身體呈黃色或橙色,有黑色斑點和金色斑點。
以上僅為常見的蠑螈品種之一,如果您有興趣飼養(yǎng)蠑螈,請認真了解相關(guān)飼養(yǎng)知識,提供適宜的飼養(yǎng)環(huán)境和條件,給予蠑螈良好的生活和健康。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蠑螈有哪些種類 蠑螈有什么種類
1、瘰螈屬:在我國已知4種,即中國瘰螈、香港瘰螈、尾斑瘰螈、廣西瘰螈。
2、棘螈屬:在我國已知3種,即琉球棘螈、鎮(zhèn)海棘螈、細痣棘螈。
3、肥螈屬:只有一種。
4、疣螈屬:在我國已知6種(亞種),即海南疣螈、細痣疣螈(指名亞種、文縣亞種)、大涼疣螈、貴州疣螈、紅瘰疣螈。
5、蠑螈屬:在我國已知6種(亞種),即東方蠑螈、潮汕蠑螈、藍尾蠑螈(指名亞種、楚雄亞種)、呈貢蠑螈、高山棘螈(新發(fā)現(xiàn)的)。
蠑螈是國家保護動物,為什么還有人養(yǎng)殖?
蠑螈是國家二級瀕危保護動物。
蠑螈是國家保護動物,其種類繁多,保護級別也各不相同。
其中,貴州疣螈、大涼疣螈、細痣疣螈、鎮(zhèn)海疣螈、細瘰疣螈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呈貢蠑螈、藍尾蠑螈、東方蠑螈、潮汕蠑螈、滇池蠑螈、琉球棘螈、黑斑肥螈、無斑肥螈,尾斑瘰螈、中國瘰螈、富鐘瘰螈、廣西瘰螈、香港瘰螈、棕黑疣螈是國家保護動物。
蠑螈種類:
1、蠑螈科主要分為棘螈屬、瘰螈屬、疣螈屬、肥螈屬、蠑螈屬、滇螈屬。
2、棘螈屬: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南、亞洲西南部、東南亞及日本,包括琉球棘螈、鎮(zhèn)海棘螈、細痣棘螈。
3、瘰螈屬:主要分布在我國和越南的北部地區(qū),包括中國瘰螈、香港瘰螈、尾斑瘰螈、廣西瘰螈、富鐘瘰螈、德氏瘰螈、織金瘰螈。
4、疣螈屬: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南部,包括海南疣螈、細痣疣螈(分為指名亞種和文縣亞種)、大涼疣螈、貴州疣螈、紅瘰疣螈。
5、肥螈屬:主要分布在我國華中、華東南各省,包括黑斑肥螈和無斑肥螈。
6、蠑螈屬:主要分布在我國和日本,包括劍尾蠑螈、紅腹蠑螈、東方蠑螈、藍尾蠑螈(分為指名亞種和楚雄亞種)、呈貢蠑螈、潮汕蠑螈、高山棘螈。
7、滇螈屬:僅有滇螈一種,主要分布在云南昆明和宜良。
蠑螈都有幾個品種
蠑螈
蠑螈的外形與蜥蜴非常相似,但體表沒有鱗片,有些人愿意飼養(yǎng)他們?yōu)閷櫸?,也有很多動物園展示它們當觀賞動物。它們主要是靠皮膚來吸收水分的,過于寒冷的季節(jié)它們會進入冬眠狀態(tài)。
蠑螈又稱火蜥蜴、在侏羅紀中期演化的兩棲類中其中的一類。全世界大約有400多種,分屬有尾目下的10個科,包括北螈、蠑螈、大隱鰓鯢(一種大型的水棲蠑螈);它們大部分棲息在淡水和沼澤地區(qū),主要是北半球的溫帶區(qū)域?,F(xiàn)有6種及亞種,均分布于亞洲東部。日本有劍尾蠑螈和紅腹蠑螈兩種。中國有4種及亞種,以東方蠑螈分布最廣,常見于華東和華中地區(qū);藍尾蠑螈有兩個亞種,指名亞種見于貴州水城;楚雄亞種見于云南中部;呈貢蠑螈僅見于云南呈貢。類蝌蚪兩棲動物。
中文學名: 蠑螈
中文別名: 火蜥蜴、水八狗、四足魚、潛水狗。
英文名: Salamander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綱: 兩棲綱(Amphibia)
亞綱: 滑體亞綱(Lissamphibia)是兩棲綱現(xiàn)存的唯一個亞綱。
目: 有尾目(學名Caudata)
亞目: 蠑螈亞目(Salamandroidea)俗稱火蜥蜴
科: 分屬有尾目下的10個科
種: 全世界大約有400多種,包括北螈、蠑螈、大隱鰓鯢(一種大型的水棲蠑螈)。
分布: 北半球的溫帶區(qū)域
蠑螈分為什么種類?
蠑螈(Salamander),又稱火蜥蜴,娃娃魚,全世界大約有400多種,分屬有尾目下的10個科,包括北螈、蠑螈、大隱鰓鯢(一種大型的水棲蠑螈)。它們大部分棲息在淡水和沼澤地區(qū),主要是北半球的溫帶區(qū)域。
它是蠑螈科的1屬。體全長61~155毫米。頭部扁平;皮膚較光滑有小疣,脊棱弱,舌小而厚,卵圓形,前后端與口腔底部粘膜相連,四肢細弱,指、趾無蹼;尾極側(cè)扁?,F(xiàn)有6種及亞種,均分布于亞洲東部。日本有劍尾蠑螈和紅腹蠑螈兩種。中國有4種及亞種,以東方蠑螈分布最廣,常見于華東和華中地區(qū);藍尾蠑螈有兩個亞種,指名亞種見于貴州水城;楚雄亞種見于云南中部;呈貢蠑螈僅見于云南呈貢。
蠑螈犁骨齒呈“∧”形,唇褶較顯,前頜骨1枚,鼻突中間無骨縫;上頜骨和翼骨均短,二者相距遠?;嘬浌怯?對指狀突,2對角鰓骨均骨化或僅有1對骨化,上鰓骨僅1對。幼體有平衡枝,外鰓3對,羽狀;尾背鰭褶始自體前部,鰭褶低而平直。
蠑螈屬動物生活在丘陵沼澤地水坑,池塘或稻田及其附近。10月到次年 3月多在水域附近的土隙或石下進入冬眠。3~9月多在山邊水草豐盛的水坑或稻田內(nèi)活動。底棲,爬行緩慢,很少游泳。多在水底覓食蚯蚓、軟體動物、昆蟲幼蟲等。在尋求配偶時,雄螈經(jīng)常圍繞雌螈游動、時而觸及雌螈肛部,時而在頭前,彎曲頭部注視雌螈、同時將尾部向前彎曲急速抖動,如此反復多次,有的可持續(xù)數(shù)小時。當雄螈排出乳白色精包(或精子團),沉入水底粘附在附著物上時,雌螈緊隨雄螈前進,恰好使泄殖腔孔觸及精包的尖端,徐徐將精包的精子納入泄殖腔內(nèi)。精包膜遺留在附著物上。納精后的雌螈非?;钴S,尾高舉與體成40□~60□,約1小時后才逐漸恢復常態(tài)。雌螈納精1次或數(shù)次,可多次產(chǎn)出受精卵,直至產(chǎn)卵季節(jié)終了為止。在產(chǎn)卵時雌螈游至水面,用后肢將水草或葉片褶合在泄殖孔部位,將卵產(chǎn)于其間。每次產(chǎn)卵多為1粒,產(chǎn)后游至水底,稍停片刻再游到水面繼續(xù)產(chǎn)卵;一般每天產(chǎn)3~4粒,多者27粒,平均年產(chǎn)220余粒,最多可達668粒。一般經(jīng) 15~25天孵出。即將孵出的胚胎有3對羽狀外鰓和 1對細長的平衡枝。蠑螈是較好的實驗動物和觀賞動物,也能捕食水稻田中的水生昆蟲。
蠑螈身體短小,有4條腿,皮膚潮濕,體長大約在10—15厘米,大都有明亮的色彩和顯眼的模樣。中國大蠑螈體型最大,體長可達1.5米。
蠑螈都有尾巴,體形和蜥蜴相似,但體表沒有鱗。它與蛙類不同,一生都長著一條長尾巴。
蠑螈的視覺較差,主要依靠嗅覺捕食,以蝌蚪、蛙、小魚,孑孓、水蚤等為食。
蠑螈的四肢不發(fā)達,成體可分為水棲、陸棲和半水棲幾類。水棲類型在水中產(chǎn)卵,陸棲類型在繁殖時回到水中產(chǎn)卵,少數(shù)種類在潮濕的陸地產(chǎn)卵,朝鮮族后幼體要在水中發(fā)育成長。
目前,世界上有幾百種蠑螈,分布各地的潮濕環(huán)境中。
因為蠑螈的體表因半透性,而導致水份的散失,所以多數(shù)的蠑螈都棲活于潮濕的環(huán)境中,陸棲能力好一點的種類可以離水較遠,但生活的環(huán)境仍以潮濕的苔癬環(huán)境為主,至于那些如大鯢等對水份較為依賴的種類,則多偏好生活在低溫且水質(zhì)清潔的環(huán)境中。由此得知在飼養(yǎng)蠑螈時,環(huán)境中接近飽和的濕度,與可供進食、躲藏及休息的水塘是不可或缺的。多數(shù)的蠑螈都是個性相當溫和的種類,所以飼養(yǎng)者可以依據(jù)飼養(yǎng)的能力與空間的調(diào)配來決定飼養(yǎng)密度與數(shù)量。 飼養(yǎng)蠑螈可以觀察到相當多奇特的生物行為,而其中又以足部的再生、奇特的交配行為與陸棲與水棲型的交替最具有色。蠑螈具有相當強的生命力,格外是其自愈能力相當優(yōu)異,所以有時發(fā)現(xiàn)個體因為機械性的外傷而斷肢時,不出多久便會由傷口長出一肉芽,并逐漸發(fā)展修復成原先的狀態(tài)。
而蠑螈雄雌間的交配行為亦相當特殊的,雄性個體會將其包在一個如膠囊般的精莢中,當排出體外時便會在短短的時間內(nèi)由雌體吸入體中,以完成交配行為;出生的卵粒一如青蛙卵,在外圍有如膠狀物質(zhì)纏裹保護,以使幼體能安然的度過發(fā)育前期。而陸棲型與水棲型的交替則發(fā)生于部份的種類,因為棲息環(huán)境的改變而造成其外型與色彩上的改變,例如六角恐龍的陸棲型與水棲型便是最常見到的例子。
虎螈主要生活在北美,最常見的種類生活在墨西哥,身長在二十五厘米左右。鑒于虎螈的一生非常特殊,科學家借助虎螈來研究兩棲動物的生長與進化過程。
采收加工:
夏、秋季捕捉,洗凈,用酒悶死,然后微火烘干或鮮用。
藥材性狀:
本品長7厘米左右,軀干渾圓,尾部側(cè)扁,尾梢鈍圓。頭部扁平,頭頂平坦,吻端鈍圓,鼻孔極近吻端,眼徑約與吻等長或稍短,口裂恰在眼后角下方。四肢較弱而長,指趾略扁平而細長,末端較尖圓,基部無蹼。尾長,略小于全長的1/2。皮膚較光滑,頭、背、體側(cè)及尾側(cè)滿布小痣粒;腹面有橫細溝紋,在淺色區(qū)可見小腺體。
功用:
除濕,止癢,鎮(zhèn)痛,清熱解毒。用于皮膚癢疹,燒、燙傷。
性味:
咸,涼
【補充介紹】蠑螈Cynops orientalis David
(Fire-bellied salamander;東方蠑螈、水八狗、四足魚、潛水狗)
分布于我國的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湖北、云南等地。
體長約7-9厘米。背和體側(cè)均呈黑色,有蠟光,腹面為朱紅色,有不規(guī)則的黑斑;肛前部橘紅色,后半部黑色頭扁平,吻端鈍圓;吻棱較明顯;有唇稽;皮膚較光滑,有小表粒。軀干部背面有不顯著的脊溝;尾側(cè)扁。犁骨齒兩長斜行成^形。四肢細長,前肢四指,后肢五趾;指、趾間無踐。雄性肛部肥大,肛裂較大;雌性肛部呈丘狀隆起,肛裂短。
生活在山區(qū)清冷的靜水池沼、小河或稻田中。以水生昆蟲、昆蟲卵及其他小型水生動物為食。3-5月間產(chǎn)卵,而4月下旬至5月上旬為高峰期。雄蛹在排出精包之前,表現(xiàn)出求偶行為。平均每只雌塘可產(chǎn)卵100多枚。約經(jīng)15-25天孵出,剛孵出的幼體全長10-12毫米。 能消滅農(nóng)田的害蟲及蚊子。
石斑魚本身沒有毒,石斑魚的魚子有毒。
新生兔子吃母乳是最好的,但如果需要人工喂養(yǎng),主人可利用注射器喂食寵物奶粉,每次喂食5毫升,間隔12小時后再喂,直到21天后開始增加量,每次喂食7-8毫升。一個月后就可開始喂食苜蓿草了,這時需要將球蟲藥磨碎后摻入食物。
兔子被打后很焉,很可能是因為應激反應導致的,多數(shù)時候還伴有厭食、躲避等癥狀。這主要是因為兔子的膽子很小,不僅是被打會受驚,即使是換個新環(huán)境居住或者加入了新成員,也出現(xiàn)過兔子直接被嚇死的案例。
鱷龜是家養(yǎng)烏龜中長得最快最大的品種之一,鱷龜分為小鱷龜和大鱷龜,科學飼養(yǎng)下大鱷龜每年可長1-2斤,最大能長到200-500斤。而小鱷龜最大也可長到38公斤以上,普遍體重也在23-36公斤左右,可以說是非常適合想養(yǎng)大型龜?shù)娜巳骸?/p>
烏龜被摔到吐血,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治療,存活的概率是比較小的,因為烏龜吐血一般是由于內(nèi)臟出現(xiàn)了破損導致。因此在烏龜摔成內(nèi)傷后要立即治療,首先可以給它灌服云南白藥,3周內(nèi)禁食,但每天喂食葡萄糖。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fā)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chuàng)意街區(qū)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guān)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y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nèi)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guī)外科手術(shù)。
陽炳中執(zhí)業(yè)獸醫(y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guī)外科手術(shù)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nèi)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