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性欧美人与doog,免费xxxx性欧美18vr,俺也去.com,播五月开心婷婷综合,米奇777四色精品人人爽

視頻1 視頻2 視頻3 視頻4 視頻5 視頻6 視頻7 視頻8 視頻9 視頻10 視頻11 視頻12 視頻13 視頻14 視頻15 視頻16 視頻17 視頻18 視頻19 視頻20 視頻21 視頻22 視頻23 視頻24 視頻文章1 視頻文章2 視頻文章3 視頻文章4 視頻文章5 視頻文章6 視頻文章7 視頻文章8 視頻文章9 文章1 文章6 文章11 文章16 文章21 文章26 文章31 文章36 文章41 文章46 文章51 文章56 文章61 文章66 文章71 文章76 文章81 文章86 文章91 文章96 二級1 二級6 二級11 二級16 資訊1 寵物1 醫(yī)生1 疾病1 關鍵字專題1 關鍵字專題101 關鍵字專題201 關鍵字專題301 關鍵字專題401 關鍵字專題501 關鍵字專題601 關鍵字專題701 關鍵字專題801 關鍵字專題901 關鍵字專題1001 關鍵字專題1101 關鍵字專題1201 關鍵字專題1301 關鍵字專題1401 關鍵字專題1501 關鍵字專題1601 關鍵字專題1701 關鍵字專題1801 關鍵字專題1901
中國細犬聰明嗎 為什么貓咪又蹭又咬人 島子魚是什么魚,能養(yǎng)殖嗎 中國有藪貓嗎 為什么貓咪要咬褲子呢 白水魚有刺嗎,刺多嗎 水律蛇跟過山峰的區(qū)別 怎么知道荷蘭豬要生了 白水魚是海魚還是河魚,能養(yǎng)殖嗎 貓咪可以正常工作嗎為什么 觀賞蟹種類 白水魚刺多嗎,和鯽魚哪個刺多 貓咪會使用鈴鐺嗎為什么 鴨子輕輕的啄你是怕你嗎 山貍貓最怕什么東西 貓咪為什么總喜歡傷痛自己 白水魚是什么魚,生活在哪里 狗為什么要買禮物啊 白水魚和白條魚一樣嗎,有什么區(qū)別 為什么貓咪洗完澡還是臭 貓咪為什么老抓尾巴睡覺 荷蘭豬可以吃桑葚嗎 龍魚半年能長多大 貓咪為什么會遛魚呢 羅紋鴨能養(yǎng)嗎 龍魚多大能繁殖 鴨子洗澡后突然走不了路原因 佛寺為什么那么多貓咪 鴨子洗完澡就奄奄一息了怎么辦 貓咪為什么喜歡孤獨的環(huán)境 龍魚喜歡什么顏色的燈 鴨子無精打采趴著不動 龍魚喜歡酸性還是堿性水 貓咪為什么舔你的嘴角 聰明土狗幼犬的特征 龍魚喜歡新水還是老水 螃蟹有幾條腿 貓咪為什么總喜歡睡床尾 英短矮腳和曼基康貓區(qū)別 龍魚一個月能長多大
寵搜網_寵物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

友情提示

功能升級中,敬請期待!

確定
當前位置

尖頭魚有刺嗎,刺多嗎

提問:小小寵 來源:本網綜合
醫(yī)生回答

尖頭魚的刺比較多。不同的魚魚刺數(shù)量有差異,尖頭魚就屬于刺比較多的魚。尖頭魚是淡水魚,很多常見淡水魚的刺都不少,尖頭魚也屬于其中之一。在尖頭魚的魚刺中,有一些是比較大的刺,有一些是小刺。大刺容易處理一些,小刺則不太好處理。再加上尖頭魚本身就是一種小型魚,肉并不多,所以食用時就會感覺它們的魚刺非常多。一、尖頭魚有刺嗎

尖頭魚是生活在我國的一種魚,它們屬于淡水魚,還是一種可以食用的魚,在我國長江、黃河等流域之中的分布都是比較廣泛的。魚類身體內部有一種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魚刺,為大多數(shù)魚類所具有,在魚類活動時作用十分重要。尖頭魚作為常見魚種之一,也不例外地具有魚刺。尖頭魚的魚刺在它們體內的作用同樣是比較重要的,若沒沒有魚刺尖頭魚就無法正?;顒?。在這些魚刺之中,有一些是比較大的刺,有一些則是比較小的刺。

二、尖頭魚刺多嗎

上面已經介紹過,尖頭魚是有刺的一種魚。有刺的魚種很多,大部分魚都是有刺的,但并不是所有魚種的魚刺都是相同的,有時差異較大,不論是魚刺的數(shù)量,還是位置,都可能有比較大的差異。尖頭魚就屬于刺比較多的一種魚。尖頭魚是淡水魚的一種,而很多淡水魚的刺都是比較多的,常見的就有鯉魚、鯽魚等,尖頭魚也跟這些淡水魚一樣刺較多。

在尖頭魚的魚刺之中,有一些是比較大的刺,有一些則是小刺。大刺容易處理一些,但小刺就不好處理了。再加上尖頭魚本身就是一種體型比較小的魚,所以感覺上魚刺的數(shù)量就會更多。雖然尖頭魚也屬于食材,但由于它們本身刺多,體型小,肉就比較少,所以相比較常見食用魚種來說并不是很受歡迎。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翹嘴魚有刺嗎

翹嘴魚刺比較多,在所有魚類之中算是刺比較多的一種。其實,很多常見淡水魚的刺都比較多,翹嘴魚也是其中之一。翹嘴魚的身體內部不僅有大刺,還有一些分布位置不太規(guī)則的小刺,這些小刺是比較軟的。雖然如此,但由于它們肉質好,營養(yǎng)也多,所以很多人都選擇它們作為食材。在食用之前,將它們的魚刺妥善處理好即可。

一、翹嘴魚有刺嗎

翹嘴魚是我國常見的淡水魚之一,在市場上經常能夠見到。這種魚的體型比較大,而且能夠作為食材。魚類品種較多,不過它們共有的構造也是比較多的,在它們身體內部有一個比較普遍的構造就是魚刺,大多數(shù)魚都有刺,例外比較少。翹嘴魚是淡水魚,也是魚類,它們也有刺。魚刺普遍存在于魚類的體內,是因為魚刺的作用至關重要,類似于哺乳動物體內骨頭對它們的意義一樣重要。由于翹嘴魚有刺,所以在食用前就需盡量處理一下。

二、翹嘴魚刺多嗎

上文已經介紹過,翹嘴魚有刺。而且,它們不僅有刺,而且數(shù)量還是比較多的。魚類的不同品種有很多,有的刺多,有的刺少,翹嘴魚就屬于前者。其實,很多常見的可以食用的淡水魚刺都比較多,翹嘴魚也在它們之列。翹嘴魚體內不僅有大刺,而且還分布著一些位置不太固定、并不規(guī)則的小刺,這些小刺是比較軟的。

雖然翹嘴魚刺多,不過它們的肉質鮮美肥嫩,還是被許多人選擇作為食材。在食用它們之前,只要妥善將它們的魚刺處理好就行了。一般來說,在將它們洗干凈之后,將外部的魚鱗去掉,然后將內部的魚刺去掉,再將肉中分布的魚刺順著肉剔除。

 

總結,通過以上關于翹嘴魚有刺嗎,刺多嗎內容介紹后,相信大家會對翹嘴魚有刺嗎,刺多嗎有個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翹嘴魚是不是刺很多呀?

翹嘴魚刺比較多,在所有魚類之中算是刺比較多的一種。

其實,很多常見淡水魚的刺都比較多,翹嘴魚也是其中之一。翹嘴魚的身體內部不僅有大刺,還有一些分布位置不太規(guī)則的小刺,這些小刺是比較軟的。雖然如此,但由于它們肉質好,營養(yǎng)也多,所以很多人都選擇它們作為食材。

相關:

翹嘴魚學名翹嘴紅鲌,體型較大,體細長,側扁,呈柳葉形。頭背面平直,頭后背部隆起。口上位,下頜堅厚急劇上翹,豎于口前,使口裂垂直。眼大而圓。

鱗小。翹嘴紅鲌屬中、上層大型淡水經濟魚類,行動迅猛,善于跳躍,性情暴躁,容易受驚。其生長迅速,是以活魚為主食的兇猛肉食性魚類,苗期以浮游生物及水生昆蟲為主食,50克以上主要吞食小魚小蝦,也吞食少量幼嫩植物,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還有經濟價值。

桂魚刺多么

桂魚刺不多。

鱖魚是肉食性,有鱗魚類,屬于分類學中的脂科魚類。鱖魚身體側扁,背部隆起,身體較厚,尖頭。它是我國四大淡水名魚中的一種。

鱖魚肉質細嫩,刺少而肉多,其肉呈瓣狀,味道鮮美,實為魚中之佳品。唐朝詩人張志和在其《漁歌子》寫下的著名詩句“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贊美的就是這種魚。

擴展資料:

平時鱖魚獨居生活,這也是幾乎所有食肉魚的共性。鱖魚對水溫有較強的適應性,在中國南北方的水系里均有分布。

鱖魚生活在水清的江河湖泊中的近底層,特別喜歡藏身于水底石塊之后,或繁茂的草叢之中。秋冬水溫低的季節(jié),則潛身于深水處越冬。

等到春天水溫回升后,逐漸游到食物豐富的靠近岸水草叢中尋覓食物。鱖魚以夜間活動為主,白天一般臥于石縫、樹根、底坑中,活動較少。

鱖魚吃食時十分仔細,吞下魚、蝦以后,會吐出魚刺和蝦殼,只把肉留在腹中。這種獨特的特點,在其他食肉魚類中是不多見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桂魚

有一種魚,嘴下有兩個很大的刺,泗洪人叫革針魚,做的這種魚基本上是和面皮,一起燒的,請問這是什么魚?

http://ke.baidu.com/view/631068.htm

昂刺魚,又名黃顙魚。

鲇形目,鲿科,黃顙魚屬。又名黃臘丁、嘎牙子、黃鰭魚、黃刺骨,廣布于中國東部各太平洋水系。在靜水或緩流的淺灘生活,晝伏夜出。體長123-143mm,雜食,主食底棲無脊椎動物,食物多為小魚、水生昆蟲等小型水生動物。4-5月產卵,親魚有掘坑筑巢和保護后代的習性。在生殖時期,雄魚有筑巢習性。

基本信息  黃顙魚(Pelteobagrus fulvidraco)屬鯰形目,鲿科,黃顙魚屬。俗稱:玩

黃顙魚(4張)

蚱 戈牙昂公 咯魚嘎魚 咯咯噎黃臘丁,央絲,黃骨魚,電貓魚,鯰魚胡子,昂棘魚,少數(shù)地方也有稱作好魚。英文名:Yellow catfish。

體長,腹平,體后部稍側扁。頭大且平扁,吻圓鈍,口大,下位,上下頜均具絨毛狀細齒,眼小。須4對,大多數(shù)種上頜須特別長。無鱗。背鰭和胸鰭均具發(fā)達的硬刺,硬刺尖帶有毒性,刺活動時能發(fā)聲。胸鰭短小。體青,大多數(shù)種具不規(guī)則的褐色斑紋;各鰭灰黑帶。

黃顙魚苗

黃顙魚

黃顙魚

黃顙魚

編輯本段生活習性  黃顙魚多在靜

黃顙魚

水或江河緩流中活動,營底棲生活。白天棲息于湖水底層,夜間則游到水上層覓食。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較強,所以在不良環(huán)境條件下也能生活。幼魚多在江湖的沿岸覓食。

黃顙魚(5張)

該魚屬溫水性魚類。生存溫度0~38℃。最佳生長溫度25~28℃,pH值范圍6.0~9.0,最適pH值為7.0~8.4。耐低氧能力一般。水中溶氧在3mg/L以上時生長正常,低于2mg/L時出現(xiàn)浮頭,低于1mg/L時會窒息死亡。

黃顙魚(5張)

編輯本段食性  黃顙魚食性是肉食性為主的雜食性魚類。覓食活動一般在夜間進行,食物包括小魚、蝦、各種陸生和水生昆蟲(特別是搖蚊幼蟲)、小型軟體動物和其它水生無脊椎動物,有時也捕食小型魚類。其食性隨環(huán)境和季節(jié)變化而有所差異,在春夏季節(jié)常吞食其它魚的魚卵,到了寒冷季節(jié),食物中小魚較多,而底棲動物漸漸減少。規(guī)格不同的黃顙魚食性也有所不同,體長2~4cm,主要攝食橈足類和枝角類;體長5~8cm的個體,主要攝食浮游動物以及水生昆蟲;超過8cm以上個體,攝食軟體動物(特別喜食蚯蚓)和小型魚類等。

黃顙魚(4張)

編輯本段年齡生長  黃顙魚生長速度較慢,常見個體重200~300g。在自然大水域1齡魚可

黃顙魚

長到體長56mm,體重5.7g。2齡魚可長到體長98.3mm,體重20.6g。3齡魚可長到135.5mm,體重36.1g。4齡魚可長到160.1mm,體重58.2g。5齡魚可長到177.7mm,體重81.3g。黃顙魚雄魚一般較雌魚大。1~2齡魚生長較快,以后生長緩慢,5齡魚僅為250mm。個別種類,生長十分緩慢,且攻擊其它家魚。

編輯本段繁殖  黃顙魚2~4冬齡達性成熟(約3齡以上),最小成熟個體,雌魚為11.7cm,雄魚為14.8cm。達性成熟的雄魚在后面有一個生殖突,而雌魚則無。在南方4~5月產卵,在北方6月才開始產卵

黃顙魚圖片合集(26張)

,是產卵較晚的魚類之一。要求水溫在20~30℃。產卵活動于夜間進行,當天氣由晴轉為陰雨,即可產卵。黃顙魚具有筑巢產卵保護后代的習性。產卵時親魚選擇具有水草的沙泥質的淺灘,水深8~10cm,利用胸鰭刺在泥底上斷斷續(xù)續(xù)地搖動。建造魚巢有幾個在一起的,也有幾十個成群的,相隔不遠形成穴群。每個穴徑約為15cm,深為10cm,產卵受精于穴內。雄魚于穴口保護魚卵孵化。當其它魚接近穴口時,雄魚猛撲向入侵者,驅逐入侵之魚。并經常用巨大的胸鰭撥動,使穴中水流通,利用水流輔助卵孵化。守護到仔魚能自行游動為止(7~8天)。此期間雄魚幾乎不攝食。雌魚產完卵后離巢覓食。黃顙魚懷卵量為1086~4469粒,成熟卵徑1.7mm,受精卵為、粘性、沉于巢底或粘附在巢壁的水草須根等物體上發(fā)育。其產出的卵徑約為2.5mm,兩天內即可孵化。黃顙魚可能為分批產卵的魚類。

黃顙魚(5張)

編輯本段分類  黃顙魚的分類黃顙魚的種類較多,有瓦氏黃顙魚、岔尾黃顙魚、盎

黃顙魚

塘黃顙魚、中間黃顙魚、細黃顙魚、江黃顙魚、光澤黃顙魚等。

岔尾黃顙魚  

吻短。須4對;上頜須長,末端超過胸鰭中部。體無鱗。背鰭硬刺后緣具鋸齒。胸鰭刺與背鰭刺等長,前、后緣均有鋸齒。脂鰭短。臀鰭條21~23。尾鰭深分叉。鼻須全為黑色?!睘榻印⒑粗谐R婔~類,尤以中、下游湖泊為多。營底棲生活。食昆蟲、小蝦、螺螄和小魚等。個體不大。分布于長江水系。

黃顙魚(5張)

江黃顙魚  

(硬角黃臘丁、江顙)

頭頂覆蓋薄皮。須4對,上頜須末端超過胸鰭基部。體無鱗。背鰭刺比胸鰭刺長,后緣具鋸齒。胸鰭刺前緣光滑,后緣也有鋸齒。腹鰭末端達臀鰭。脂鰭基部稍短于臀鰭基部。臀鰭條21~25。為底層魚類。江河、湖泊中均能生活,尤以江河為多。主食昆蟲幼蟲及小蝦。最大個體2市斤左右。分布于長江和珠江水系。

光澤黃顙魚  

(尖嘴黃顙、油黃姑)

黃顙魚(5張)

吻短、稍尖。須4對,上頜須稍短,末端不達胸鰭基部。背鰭刺較胸鰭刺為長,后緣鋸齒細弱,胸鰭刺前緣光滑,后緣帶鋸齒。腹鰭末端能達到臀鰭起點。脂鰭基部短于臀鰭基部,臀鰭條22~25。尾鰭深分叉。江湖中、下層生活。食水生昆蟲和小蝦。4~5月在近岸淺水區(qū)產卵。生殖時,雄魚在水底掘成鍋底形圓穴,上面覆蓋水草,雌魚產卵于穴中,雄魚守候穴旁保護魚卵發(fā)育。個體不大,常見體長為80~140毫米。分布于長江水系。

瓦氏黃顙魚  

(硬角黃臘丁、江顙、郎絲、肥坨黃顙魚、牛尾子、齊口頭、角角魚、嘎呀子)

在分類學上屬于魚鯰形目,鲿科魚類,在中國長江、珠江、黑龍江流域的江河、與長江相通的湖泊等水域中均有分布,均能形成自然種群,瓦氏黃顙魚是中國江河流域水體中重要的野生經濟型魚類。瓦氏黃顙魚喜棲息于江河緩流江段及江河相通湖泊水體,底棲生活,其肉質細嫩肉、味道鮮美、無肌間刺、營養(yǎng)豐富,極受消費者歡迎。瓦氏黃顙魚比黃顙魚大的多,最大個體可達1kg以上。

黃顙魚(5張)

編輯本段養(yǎng)殖技術  一、技術簡介

黃顙魚在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家亦有巨大的市場,是出口創(chuàng)匯的優(yōu)良品種。

黃顙魚

黃顙魚人工養(yǎng)殖是近年開發(fā)的養(yǎng)殖新技術。

二、操作要點

1.池塘條件。

養(yǎng)殖黃顙魚的池塘面積要求不嚴,可大可小,但水深應保持在1.5米以上,池底淤泥不宜過厚,以泥沙質底為佳。池塘要求排灌方便,水量充足。魚種下池前用生石灰進行消塘消毒,每畝池塘用生石灰75--90公斤,以徹底清除野雜魚類和殺滅病原生物。

2.池塘主養(yǎng)。

池塘主養(yǎng)黃顙魚,魚種規(guī)格以10--15厘米、體重15--35克左右為佳,每畝放2500--5000尾左右,并配養(yǎng)鰱、鳙魚各100尾,用以水質。餌料日投喂量,全價配合飼料按魚體重的1%--4%左右、小雜魚蝦按體重10%左右投喂。人工配合飼料可參照下述配方進行配制:魚粉30%--40%,菜餅10%--35%,豆餅20--30%,次粉15%--18%,米皮糠10%--15%,誘食促長添加劑2%--5%。由于黃顙魚是以肉食性為主的雜食性魚類,因此,對飼料的蛋白質含量和質量要求較高,否則影響黃顙魚的正常生長。對已經馴食的人繁種苗可直接投喂人工飼料,對天然種苗還須經馴食1周左右才能正常攝食工作飼料。馴食方法:先用魚糜沿池邊潑撒,1--2天后,待魚種開始前來攝食,再逐步添加人工餌料攪入魚糜中定點投于水邊,最后轉為全部人工飼料進行定點、定時、定量投喂。

黃顙魚(5張)

3.混養(yǎng)。

黃顙魚套養(yǎng)在其它養(yǎng)魚池中,可以利用池內的一些野雜魚蝦,不必為黃顙魚另行投喂飼料,每畝放50--100尾規(guī)格在35克左右的魚種,可獲得10--15公斤商品黃顙魚。套養(yǎng)黃顙魚種的放養(yǎng)規(guī)格不宜過小,池中不宜再配養(yǎng)其它兇猛的肉食性魚類,如大口鯰、烏鱧等。

4.水質管理。

黃顙魚耐低氧較常規(guī)魚差,喜清潔水,因此,養(yǎng)殖黃顙魚的池塘水透明度應保持在35--40厘米,放養(yǎng)密度高的池塘應設增氧機防止缺氧浮頭。定期加注新水。黃顙魚池水不宜堿性過強,用于防病的生石灰用量不宜超過20克/立方米。

5.魚病防治。

黃顙魚的抗病能力強,養(yǎng)殖中一般無大病。但在飼養(yǎng)中受季節(jié)、氣溫、水質、投料及魚體表無鱗的特點和養(yǎng)池中的細菌、寄生蟲等影響,也會引起局部感染和寄生蟲生于魚體鰓絲及內臟各部位引發(fā)疾患,需在平時養(yǎng)殖中注意觀察,針對異常情況提前預防。

編輯本段黃顙魚人工繁殖  親魚培育

親魚來源可在野外收集,也可用人工養(yǎng)殖的。要求選擇體質健壯,體形肥滿的1冬齡以上的成魚進行培育。黃顙魚以底棲為主,怕光且捕食能力不強,單養(yǎng)一般效果不佳。多以與鰱鳙混養(yǎng)為好?;祓B(yǎng)池要求水質優(yōu)良,排灌方便,水面1~3畝,以沙壤土稍有淤泥為好。黃顙魚放養(yǎng)密度一般為每畝300~500尾。

黃顙魚主要食物為:螺螄、小魚、小蝦、水生昆蟲及其幼蟲、水生植物的根、莖、葉,也攝食人工飼料。要保證黃顙魚親魚有充足的食物,必須保持水質清新,并有一定的肥度,以利底棲生物的生長繁殖,可在池中放養(yǎng)小型魚類。如?條、麥穗魚、鯽魚等作飼料生物。經過人工養(yǎng)殖的黃顙魚后代對人工飼料的適應性較強,人工飼料的配方要注意蛋白質的含量,一般不應低于38%,因為黃顙魚是偏肉食性魚類。

人工催產  

黃顙魚為分批產卵型,產卵期較長,長江沿岸為5月上7月中旬。因為水溫和日照的關系,南北相應縮短延長。黃顙魚性成熟年齡為1冬齡,體長在13厘米~18厘米之間。同齡魚一般雄魚大于雌魚。雌、雄鑒別可根據(jù)其外生殖孔的不同。雌魚有生殖孔和泌尿孔,雄魚只有一個泄殖孔,為乳突狀。在繁殖季節(jié),雌魚腹部膨大柔軟,生殖孔紅腫外突,用手輕壓腹部有流動感,雄魚生殖孔突出,微紅而膨大。

黃顙魚的人工繁殖可采用2種方法。

人工催產自然受精:即將親魚催產后按1:1的雌雄比例放于設有魚巢的產卵池中,讓其自然受精。產卵池一般為1~2米的水泥池,魚巢可用35目的乙綸網片,因為黃顙魚喜暗厭光,可在產卵池中用石頭和瓦片搭1~2處穴道。

人工授精:即將親魚催產后,放回暫養(yǎng)池,等到效應時間,先將雄魚殺死,取出蜂窩狀精巢剪碎,再將雌魚的卵擠出,進行人工授精。這種方法受精率高,發(fā)育整齊,但雄魚腹壁較厚、精巢較小。不易擠出,必須剖腹取精巢,操作麻煩且耗費亦大。催產藥物以鯉魚腦垂體(PG)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效果較好。一般劑量為雌魚親魚體重在80~100克內,每尾魚注射500國際單位HCG或者注射1毫克PG。雄魚減半。

孵化

黃顙魚卵呈具粘性,自然受精的卵一般牢固地粘在魚巢上,產卵后可取出置于流水或靜水充氧池中孵化。人工受精的卵可直接均勻地灑在網片上,卵化同上。也可用滑石粉進行脫粘,在孵化器或環(huán)道中孵化。一般在水溫23~27℃,受精卵經62~63小時出膜,出膜后7~8天,卵黃囊消失。水溫和溶氧對黃顙魚孵化影響很大,孵化的最佳溫度是22~28℃。在此范圍內,溫度越高,發(fā)育越快。胚胎發(fā)育過程中,耗氧量驟然增加,孵化用水的含氧量一般每升水不應低于4~5毫克,此外,還要求水質清新。劍水蚤、小蝦、小魚、小蝌蚪等敵害生物對受精卵的危害很大,孵化用水一定要經過過濾處理。孵化過程中還要注意預防水霉的發(fā)生。[1]

池塘養(yǎng)殖

池養(yǎng)黃顙魚,大致有主養(yǎng)和套養(yǎng)兩種形式。

一、主養(yǎng)黃

黃顙魚

顙魚一、池塘準備。黃顙魚對池塘要求不嚴,一般選水源充足,水質清新無污染,排灌方便的池塘,面積3-10畝,最好不選淤泥厚的老化池塘。每個池塘都須有可控制的進、排水口。一般主養(yǎng)池塘面積為3-5畝或10畝以下,水深以1.5-2.0米較為理想,池塘較淺光照度較強,不利于黃顙魚喜弱光下攝食的要求。

池塘在放魚前10-15天用生石灰(70-90公斤/畝)或漂白粉(4-6公斤/畝)進行清塘消毒。一般在池塘消毒后第2天加注水0.8-1.0米,第3-4天按350公斤/畝施入發(fā)酵腐熟的有機肥以繁殖天然餌料,等到毒性完全消失后,放入魚種,加滿池水。

每個池塘配備1臺1.5千瓦-3.0千瓦的增氧機。

二、魚種放養(yǎng)投放的苗種無論從天然水域捕撈或人工繁育的魚種,都要求無病無傷,體質健壯,規(guī)格基本一致,一般尾重15克左右,放養(yǎng)期3-4月之間,每畝放養(yǎng)1000-1500尾;同時每畝套放尾重100克左右團頭魴魚種100-150尾;尾重50克的鰱、鳙魚種50-80尾。搭配品種不宜用鯉、鯽、羅非魚等雜食性的底層魚類,這些魚類的生活習性與黃顙魚大致相當,混養(yǎng)這些魚類會跟黃顙魚爭奪餌料和棲息環(huán)境,影響黃顙魚的生長。

在黃顙魚魚種下池1周后,搭配投放一些與黃顙魚在生態(tài)和食性上沒有沖突的其它魚類,以充分利用池塘的水體空間,如搭配體長15-20厘米的花鰱50尾/畝,體長15-20厘米的白鰱200尾/畝。魚種放養(yǎng)時用3%-5%食鹽水浸洗消毒,以殺滅魚體表的細菌和寄生蟲。魚種下塘前,魚簍內水溫與放養(yǎng)池水的溫差不超過3℃。

三、日常管理堅持早、中、晚三次巡塘,認真觀察魚類活動、攝食與生長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經常注入新水,防止水質惡化,還可防止魚體發(fā)病和產生浮頭現(xiàn)象。最好每隔10天注入新水20-30厘米,在陰雨天要開增氧機。

黃顙魚(5張)

由于長期投飼,池塘水質會逐漸變化至呈弱酸性,這對黃顙魚生長不利,可以通過合理的使用藥物,調節(jié)池水的pH值在7.0-8.4之間。調節(jié)池水水質的藥物多為生石灰,一般為每半個月左右用1次,每次用量為15-25公斤/畝。四、注意事項。魚種在放養(yǎng)、捕撈、計數(shù)、運輸時的操作要輕,使用的工具要光滑,避免碰傷魚體。黃顙魚對常用水產藥物忍受能力不及四大家魚,這可能由于黃顙魚是無鱗魚的緣故,所以,對黃顙魚用藥一定要嚴格控制用量,防止黃顙魚因中毒而死亡。黃顙魚對硫酸銅、敵百蟲等藥物比較敏感,尤其要慎用。

出塘一定要根據(jù)規(guī)格大小、市場行情來定,一般在100克以上便可上市。

二、套養(yǎng)黃顙魚

一、品種搭配。魚種放養(yǎng)時間一般選擇在冬季或春初進行,放養(yǎng)規(guī)格一般為20克/尾以上,放養(yǎng)密度一般為2000-3000尾/畝。魚種放養(yǎng)前,應用3-5%食鹽水浸洗10-15分鐘后,方可放養(yǎng)。同時,搭配花白鰱的夏花魚種,花鰱1000尾/畝,白鰱3000尾/畝。

黃顙魚

黃顙魚在飼養(yǎng)其它品種的池塘中進行混養(yǎng),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將5厘米左右的大規(guī)格夏花或10-15克的冬片苗直接套養(yǎng)在池塘中,在不增加投喂飼料,不增加人工、水電等成本的情況下,可以增加塘中優(yōu)質魚類產量及經濟效益。

二、套養(yǎng)密度套養(yǎng)密度應根據(jù)其它底層魚類放養(yǎng)和餌料情況而定,常規(guī)飼養(yǎng)方法的商品魚池塘,每畝套養(yǎng)5厘米左右長的大規(guī)格夏花250尾或10-15克的冬片苗種2.5公斤。經過一個生長季節(jié)的套養(yǎng),大規(guī)格夏花年底可長成平均規(guī)格100-150克左右的成魚15公斤。在不是以鯉、鯽等底層魚類為主養(yǎng)魚的池塘,黃顙魚的套養(yǎng)量可成倍增加。

三、日常管理黃辣丁的養(yǎng)殖過程當中,日常管理比較重要,主要應抓好餌料投喂。黃顙魚是以肉食性餌料為主的雜食性魚類,所喂餌料可用占總量30%-40%的鮮小雜魚蝦絞碎成魚漿后,拌和60%-70%的植物性粉狀餌料(豆餅4份、小麥3份、玉米2份),添加1%維生素和無機鹽,制成團塊投喂。根據(jù)黃顙魚集群攝食的習性,在池塘中設置固定的食臺,一般每畝魚塘設食臺1-2個。每日定點投喂2次,投喂量占池魚重量的5%-9%,一般每天上午7-8時、下午5-6時各投喂1次,考慮黃顙魚晚間攝食的生活習性,上午投喂一天投餌量的1/3。有條件時可適當投喂水蚤、絲蚯蚓、蠅蛆等鮮活餌料。魚類生長旺盛時期,可適當投喂一些水、陸草,以供團頭魴攝食。

由于投喂絞碎的動物性餌料較多,水質易惡化,要勤注新水。一般每半個月?lián)Q水1次,每次換水1/4-1/3,以保持水質清新,溶氧充足。生長季節(jié)(4-9月)每隔15-20天全池潑灑1次生石灰,用量每畝10-15公斤,調節(jié)池水的pH值(6.8-8.5)。要適當投入一些活螺蜆等,用以凈化水質,并作餌料。

四、魚病防治黃顙魚抗病力強,病害少,只要預防得當,一般不易發(fā)病。在養(yǎng)殖過程中,要定期對水體、食臺消毒。定期在魚漿中加入1%食鹽,連續(xù)投喂5-7天,投喂的餌料要新鮮、干凈,要堅持不投喂腐爛變質的餌料。每月用1-1.5毫克/立方米的漂白粉或0.3毫克/立方米強氯精殺菌1次。巡塘觀察發(fā)現(xiàn)黃顙魚攝食不旺和行動遲緩等情況應立即檢查,一旦發(fā)現(xiàn)病害應及時鏡檢,進行綜合分析和確診后,對癥下藥;并加強池水更新和消毒措施。黃顙魚

精養(yǎng)高產技術要點

黃顙魚,俗稱黃牙頭,廣泛分布于各大江河水系,以鄱陽湖所產的種類品質最優(yōu)。黃顙魚以其肉嫩味美而備受消費者青睞。

1.池塘條件精養(yǎng)高產魚塘要求水源良好,排灌方便,面積1334—3335平方米(2—5畝),水深以1.5—2米為宜,水質清新,溶氧豐富,池底淤泥少。靜水塘必須配增氧機。

放苗前7天排干池水,每667平方米(1畝)用100公斤生石灰清塘消毒。第3天注入新水,并用“901魚蟲凈”殺滅水蜈蚣、蝌蚪等敵害,提高黃顙魚苗種成活率。

黃顙魚

2.魚苗放養(yǎng)鄱陽湖地區(qū)人工繁殖的黃顙魚苗,6月上旬可達1.5厘米,最好在水泥池或小土池中暫養(yǎng)10天,達3厘米左右的夏花規(guī)格再下塘。暫養(yǎng)期間主要投喂紅蟲和魚肉糜,后期拌喂粉狀配合飼料。放養(yǎng)量視池塘條件和飼料保障程度而定,一般放養(yǎng)量每667平方米可達5000—8000尾。正常情況下,經120—150天飼養(yǎng),尾重可達100—150克的商品規(guī)格,667平方米水面單產500—800公斤。黃顙魚性情溫馴,搶食能力弱,不宜配養(yǎng)其他吃食性魚類。從調節(jié)水質、合理利用天然餌料出發(fā),必須混養(yǎng)大規(guī)格的(100克/尾以上)鰱、鳙魚種,密度為667平方米200尾左右,混養(yǎng)魚單產可達150公斤。

魚苗放養(yǎng)前要用3.5%的食鹽溶液或60毫克/升的甲醛藥浴消毒5分鐘,以殺滅體表病菌和寄生蟲。因氣溫高,最好在外包彩布的網箱中進行。

3.飼料投喂黃顙魚為偏動物食性的雜食性魚類,精養(yǎng)高產的前提是大量投喂優(yōu)質飼料,并做到科學喂養(yǎng)。要設置2—4個食臺,并進行馴食,使魚群在固定時間到固定地點集中搶食。尾重20克以前,用魚肉拌粉狀配合飼料,加水捏成團狀投喂;尾重20—50克,投喂粒徑1.5毫米,粗蛋白含量35%—40%的配合飼料(或破碎的魚苗料);尾重50克以上,改投粒徑2.5毫米、粗蛋白含量30%左右的配合飼料。

養(yǎng)殖期間嚴格做到“四定”投飼:一是定點。飼料要投喂在食臺上或附近,不要滿塘隨意投喂,也不要隨魚群變動位置。二是定時。每天上午9—10點喂日餌量的1/3,下午4—5點喂2/3,每次喂30分鐘,并按“慢、快、慢”的節(jié)奏投飼,避免養(yǎng)分溶失。三是定量。日餌量隨水溫變化和魚的生長適時調整,日投飼率為3%—8%,一般以投飼后1小時大部分魚吃飽離開食臺為度。四是定質。確保飼料新鮮不變質,在價格合理的前提下,選擇蛋白含量高、營養(yǎng)均衡、適口性和穩(wěn)定性好的優(yōu)質飼料,正常情況下飼料系數(shù)為2.5左右。濱湖地區(qū)野雜魚資源豐富,可拌喂冰鮮魚肉,以降低飼養(yǎng)成本。

4.水質管理黃顙魚喜清水,要求池水溶氧達5毫克/升,每天大部分時間不低于3毫克/升。精養(yǎng)塘因密度大,且大量投喂高蛋白飼料,排泄物及殘渣易惡化水質,導致缺氧浮頭,甚至泛塘。養(yǎng)殖期間一方面要定期沖注新水、更換老水,確保水質鮮、活、嫩、爽;另一方面要合理使用增氧機,充分利用其攪水、曝氣、增氧功能,避免池水富營養(yǎng)而導致低溶氧綜合征。

5.魚病防治天然水域中的黃顙魚很少發(fā)病,但集約化高密度人工飼養(yǎng)易暴發(fā)細菌性病和寄生蟲病。勤洗勤掏食臺,清除殘餌并消毒食臺,是有效的預防措施。飼養(yǎng)期間,定期進行水體消毒,如全池潑灑0.3毫克/升強氯精或20毫克/升甲醛,0.7毫克/升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結合內服痢特靈(每公斤飼料加0.5克,連喂7天),有較好的防治作用。若病情嚴重,還可拉網集中起來用50—60毫克/升甲醛藥浴5分鐘。此外,每隔半個月每667平方米施放15公斤生石灰,既可調節(jié)水質,又可預防魚病蔓延。魚苗放養(yǎng)與飼養(yǎng)管理  

魚苗放養(yǎng):

放養(yǎng)密度:每畝放養(yǎng)5—10萬尾,以單養(yǎng)為好,放苗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⑴魚苗必須在0.9厘米以上放養(yǎng),活力要好,游動正常,已開食的魚苗。

⑵同一池魚苗要求是同一批的魚苗。避免培育規(guī)格參差不齊,放養(yǎng)時操作要輕快,注意放苗溫差,溫差不要超過2℃。

⑶魚苗放養(yǎng)前一定要試水,其方法為:用桶裝一桶池水,放入幾尾魚苗,經12個小時觀察無異?,F(xiàn)象,可放心放養(yǎng)魚苗。

飼養(yǎng)管理:

⑴水質管理:魚苗淺水下塘(40—60厘米),以后每隔3—5天注換水1次,每次注換水8—10厘米,保持一定的水色,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

⑵餌料投喂:魚苗下塘后,開始不投餌或少量投喂配合團狀飼料。一周后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餌料,日投量為每萬尾苗0.25—0.5公斤配合飼料。配合飼料參考配方:鮮魚漿35%,豆餅粉25%,麥麩23%,玉米粉15%,粘合劑2%。

投喂方法:依據(jù)黃顙魚的集群攝食習性,采取多點集中投喂方法,投喂面積占池塘面積的6—10%。

編輯本段混養(yǎng)技術  黃顙魚屬底棲雜食性魚類,其肉質細嫩、營養(yǎng)豐富、經濟價值極高,

黃顙魚(13張)

是極具市場潛力的養(yǎng)殖品種。黃顙魚適應能力強,生長速度慢于鯉科魚類,但對該品種本身而言生長較快,當年繁殖的魚苗當年能達到商品規(guī)格,且群體產量較高。因目前人工繁殖技術尚不成熟,大規(guī)模人工養(yǎng)殖有一定困難,因此開展混養(yǎng)已勢在必行。魚池中混養(yǎng)黃顙魚具有以下優(yōu)點:一是可以攝食池中低值小雜魚蝦、魚類殘餌、有機碎屑、浮游動物等,提高魚池凈產量。二是黃顙魚攝食水體中錨頭鳋等寄生蟲,可以減少魚病的發(fā)生。三是在不影響主養(yǎng)品種產量的基礎上,每畝增養(yǎng)黃顙魚5公斤~20公斤,畝增效益在100元以上?,F(xiàn)將混養(yǎng)技術介紹如下:

成魚池混養(yǎng)  成魚池混養(yǎng)黃顙魚,對池塘主養(yǎng)的魚類沒有嚴格的要求。養(yǎng)殖四大家魚的魚池和主養(yǎng)吃食性魚類(如鯉鯽魚、羅非魚、淡水白鯧)等魚池均可混養(yǎng)黃顙魚。魚池面積20畝~30畝,水深2米~2.5米,水源充足,水質良好,注排水方便。一般畝放黃顙魚40尾~50尾,規(guī)格3厘米/尾~4厘米/尾,可畝增收黃顙魚5公斤~8公斤。

親魚池混養(yǎng)  親魚池混養(yǎng)不僅可以充分利用親魚池的水體空間,提高親魚池利用率,而且黃顙魚可以攝食親魚池中的一些與親魚爭食耗氧的小型野魚類。親魚人工繁殖結束后,每畝放養(yǎng)黃顙40尾~60尾,規(guī)格2厘米/尾~3厘米/尾,可畝增收黃顙魚6公斤~10公斤。

成蟹池混養(yǎng)  蟹池混養(yǎng)黃顙魚,可以充分利用蟹池中天然餌料生物資源。一般蟹池面積30畝~50畝,水草覆蓋率在50%左右,蟹種放養(yǎng)后,畝放養(yǎng)黃顙魚30尾~50尾,規(guī)格3厘米/尾~5厘米/尾,可畝增黃顙魚5公斤~10公斤。

河溝混養(yǎng)  河溝中低值野雜魚類較多,混養(yǎng)黃顙魚可節(jié)省人工餌料。一般畝放黃顙魚40尾~60尾,規(guī)格2厘米/尾~4厘米/尾,可畝增黃顙魚6公斤~12公斤。

大水面混養(yǎng)  大水面混養(yǎng)黃顙魚,群體產量高,既不影響主養(yǎng)品種的產量,也不需另外投餌。一般畝放黃顙魚40尾~60尾,規(guī)格3厘米/尾~4厘米/尾,可畝增黃顙魚8公斤~15公斤。

注意事項  無論采用何種混養(yǎng)方式,在養(yǎng)殖管理中須注意如下事項:

一、保持水體有較高的溶氧。黃顙魚對池水溶氧要求較高,故混養(yǎng)時要求水質清新、溶氧充足,生長季節(jié)要適時加注新水,高溫季節(jié)要勤換水,如保持微流水則更佳。

二、保持合理的放養(yǎng)密度和放養(yǎng)規(guī)格。根據(jù)水體餌料生物量,科學合理確定混養(yǎng)比例和放養(yǎng)規(guī)格,一般水體以混養(yǎng)30尾~60尾為宜,放養(yǎng)規(guī)格為3厘米/尾~4厘米/尾。若密度過大,規(guī)格過小,年底達不到上市規(guī)格。

三、魚池混養(yǎng)黃顙魚后不再適宜混養(yǎng)其它肉食性魚類,淡水沼蝦、淡水螯蝦的養(yǎng)殖池中不宜混養(yǎng)黃顙魚。

四、養(yǎng)殖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黃顙魚規(guī)格過小,說明魚池中天然餌料生物量不足,可適當補放小雜魚蝦、家魚夏花或投喂人工配制的專用黃顙魚餌料。投喂人工餌料時,應先喂主養(yǎng)品種(投入淺水區(qū)),后喂黃顙魚(投入深水區(qū))。黃顙魚有晝伏夜出的生活習性,投餌應以夜間為主。

五、蟹池中混養(yǎng)黃顙魚,因河蟹、黃顙魚在生態(tài)上處于相同的水層位置,容易引起兩者生態(tài)位置競爭。因此,蟹池中必須保持充足的天然餌料生物,否則影響黃顙魚飼養(yǎng)效果。可事先在蟹池中每畝投放螺螄300公斤~400公斤以及部分懷卵的鯽魚、抱卵的青蝦,讓其自然繁殖,供河蟹、黃顙魚自由攝食。

相關問題

相關視頻

  • 烏龜冬眠后多久吃東西 冬眠后烏龜多久吃東西
    烏龜冬眠后多久吃東西 冬眠后烏龜多久吃東西

    烏龜在冬眠自然醒來后的10-15天會開始吃東西,烏龜冬眠后一般在4月或5月時蘇醒。烏龜在冬眠自然蘇醒后不會立即進食,主人不可以在這時給烏龜喂食過多,否則會導致烏龜死亡,最好是讓烏龜先活動兩天左右,等它徹底蘇醒后再喂食,但喂食量還是不可過多。

  • 烏龜眼睛鼓包發(fā)白
    烏龜眼睛鼓包發(fā)白

    烏龜眼睛鼓包發(fā)白大多是發(fā)生在秋天和春天里,但是冬眠的時候也存在。烏龜眼睛鼓包發(fā)白這種病主要是由于飼養(yǎng)密度過大,水質不好引起的。而冬眠的時候主要是因為水溫環(huán)境的變化。

  • 巴西龜冬眠怎么養(yǎng)
    巴西龜冬眠怎么養(yǎng)

    巴西龜冬眠時主人可采取兩種方法,一是埋沙法,在容器內鋪上潮濕河沙,再用報紙層層覆蓋,巴西龜會自行扒窩,之后每隔一周都噴一次水。二是埋泥法,鋪墊深度為2-3厘米的盆栽土,再將干草或水苔等覆蓋即可。

  • 大水缸養(yǎng)魚怎么魚不死
    大水缸養(yǎng)魚怎么魚不死

    大水缸養(yǎng)魚最好注意三大方面:1、大水缸的溶氧量差,因此最好配備水泵或者增氧器。2、大水缸是敞口的,最好罩上網子能阻擋灰塵等異物,但每天需保持1-2小時光照殺菌。3、過冬前最好將魚轉移到其他容器,室內飼養(yǎng)。

  • 烏龜哪個品種不咬人 哪種烏龜不咬人
    烏龜哪個品種不咬人 哪種烏龜不咬人

    烏龜中最溫順不咬人的就是中華草龜,它也是目前我國分布最廣且最受歡迎的龜類,相較于鱷龜、巴西龜?shù)热馐承詾觚?,中華草龜?shù)男愿衩黠@更加膽小。當它遇到危險時,大多是第一時間將頭和四肢縮回殼中。

  • 烏龜冬眠為什么會死 烏龜冬眠死的原因
    烏龜冬眠為什么會死 烏龜冬眠死的原因

    烏龜冬眠時出現(xiàn)死亡,多是以下原因導致:1、冬眠前食物不足,能量無法支撐3-4個月;2、環(huán)境溫度過低,當氣溫達到0度以下時,則會凍傷甚至凍死烏龜;3、烏龜年齡或者體型過小導致抵抗力較弱,就很容易冬眠時死亡。

  • 烏龜一個月不換水會死嗎 一個月不換水烏龜會死嗎
    烏龜一個月不換水會死嗎 一個月不換水烏龜會死嗎

    烏龜一個月不換水大多是不會死的,但有很大可能會因為水質環(huán)境惡劣而出現(xiàn)疾病,最常見的就是腐皮病、寄生蟲等,這對烏龜?shù)纳眢w和皮膚都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比如皮膚腐爛、泛白,甚至嚴重時還可能誘發(fā)白眼病。

熱門寵物

猜你喜歡

  • 小貓拉稀帶血是貓瘟嗎?
    小貓拉稀帶血不一定是貓瘟,也可能是體內寄生蟲、腸胃疾病、或者飲食不當造成的,需要帶小貓到寵物醫(yī)院檢查下,確認病情后及時治療,避免病情加重。
  • 狗感冒了吃什么藥?
    狗狗感冒了吃什么藥需要根據(jù)狗狗的實際情況來,如果狗狗是因為病毒感冒的那需要吃抗病毒的藥物,如果其是因為傷寒感冒的,那我們可以使用驅寒的藥物進行治療,當然狗狗如果有炎癥,我們還需要搭配著抗生素進行治療,家長沒有明確病因時不要胡亂用藥。
  • 小貓感冒了怎么辦?
    小貓感冒了我們需要找出感冒的原因,其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也有可能是著涼引起的,或者是吹風引起的,我們需要盡快的找出原因,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我們需要盡快的治療,其它情況我們要注意保暖并且根據(jù)病情來選擇治療的方法。
  • 泰迪感冒了吃什么藥
    泰迪感冒了吃什么藥需要根據(jù)狗狗的實際情況來,家長沒有明確病因時不要胡亂用藥。如果狗狗感冒癥狀比較輕微,比如流清鼻涕、打噴嚏、咳嗽等,可喂食阿奇霉素、尼咳停、或者阿莫西林類藥物,但一定要是狗狗專用藥物,劑量嚴格按照說明書標準;如果狗狗的感冒癥狀加重,比如高燒,寒戰(zhàn)等,則需及時前往寵物醫(yī)院治療。
  • 貓咪長了貓癬要怎么治療
    治療貓癬,最好先清理患處,把皮屑擦掉,有硬痂的也最好擦掉。把患處的毛剪掉,可以讓藥物更直接的滲透到皮膚里避免真菌擴散。上藥時需要給貓咪帶項圈,防舔舐造成擴散和對皮膚的損傷。洗澡后要及時擦干吹干,避免細菌滋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