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黑色的蛇可能是多種不同的蛇類,因為紅色和黑色的花紋在蛇身上是常見的顏色組合。以下是幾種可能的紅黑色蛇類:
1. 紅環(huán)蛇(Red-banded snake):這是一種非常小型的蛇類,身體通常呈黑色或深棕色,帶有紅色或橙色的環(huán)紋。
2. 珊瑚蛇(Coral snake):珊瑚蛇是一種高度有毒的蛇類,身體通常呈紅黃色或紅黑色的環(huán)紋。這種蛇的紅色和黑色花紋相互交替。
3. 劍麻蛇(Black mamba):這是世界上最快速、最具攻擊性的蛇之一。它的身體通常為淺黑色或深棕色,有時會顯露紅色的嘴部。
請注意,準確確定蛇的物種需要更多細節(jié)和描述。蛇的顏色和花紋在不同物種之間可能會有很大的差異,所以最好咨詢專業(yè)的生物學家或蛇類專家來確認蛇的身份。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黑紅相間的蛇叫什么名字
中文名:赤鏈蛇
拉丁學名:Dinodon rufozonatum rufozonatum
別名和地方名:火赤鏈、紅四十八節(jié)、紅長蟲、紅斑蛇、紅花子、燥地火鏈、紅百節(jié)蛇、血三更、鏈子蛇。
分類:赤鏈蛇 Dinodon rufozonatum 是游蛇科 Colubridae 游蛇亞科 Colubrinae 鏈蛇屬Dinodon 蛇類。
主要分布:赤練蛇在國內(nèi)分布很廣。國內(nèi)除寧夏、甘肅、青海、新疆、 *** 外,其他各省(區(qū))均有分布。國外見于朝鮮、日本(其中Dinodon rufozonatus walli是日本特有品種)。
形態(tài)特征:體長可達1―1.8米。頭較寬扁呈明顯三角形,頭部黑色,頭部鱗緣呈紅色,體背均勻布滿紅黑相問的規(guī)則橫紋,體兩側為散狀黑斑紋,腹鱗外側有黑褐斑,尾較短細。
生活習性:大多生活于田野、河邊、丘陵及近水地帶,并常出現(xiàn)于住宅周圍,在村民住院內(nèi)常有發(fā)現(xiàn)。以樹洞、墳洞、地洞或石堆、瓦片下為窩,野外廢棄的土窯及附近多有發(fā)現(xiàn)。屬夜行性蛇類,多在傍晚出沒,晚10點以后活動頻繁。白天躲藏在墻縫、石頭、洞穴中,遇到敵害時,先將頭部深深埋于體下,搖動尾巴警告,如警告敵害無效,會彎成S型會發(fā)起攻擊,野生個體較兇猛,一旦被抓住會亂咬,尤其喜歡咬軟的東西,有咬人不放的習性。
食性:以蟾蜍、青蛙、蜥蜴、魚類、老鼠、蛇(甚至同類)、鳥、動物尸體為食。
繁殖:卵生,7~8月產(chǎn)卵,每產(chǎn)7―15枚。
赤鏈蛇 (《綱目》)
【異名】赤鏈(陶弘景),赤楝蛇、桑根蛇(《綱目》),火赤煉(凍義《動物學》),火練蛇(薛德~《系統(tǒng)動物學》),火赤鏈蛇(《脊椎動物分類學》),紅斑蛇(《生物學通報》(2):8,1958)。
【來源】為游蛇科動物赤鏈蛇的全體。
【保護】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yè)局2000年8月1日發(fā)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jīng)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動物形態(tài)】亦鏈蛇
體長可達1.2米。頭部略扁,呈橢圓形。吻鱗高,從背面可以看到。鼻間鱗小,前端橢圓。額鱗短,長約等于自其前緣到鼻間鱗前緣的距離。顱頂鱗長而大,長為額鱗與前額鱗之和。眼上鱗小。頰鱗狹長、入眼,下與第2、3片上唇鱗相接。上唇鱗8片。眼前鱗小,1片,不達頭背;眼后鱗2片,偶為3片。前顳鱗2片,下面一片特大;后顳鱗3片。鼻孔位于2鼻鱗之間,有瓣膜。下唇鱗10片,前頦鱗比后頦鱗大,與前4個下唇鱗相接。后頦鱗與第一腹鱗間有2對小鱗。體鱗光滑,背后部有數(shù)行微弱的起棱。鱗列19~17~15行。腹鱗187~207片,肛鱗單一,尾下鱗64~79對。體背面黑色,具有約70條左右狹窄的紅色橫紋;頭部鱗片黑色,有顯明的紅色邊緣。頭后部有一丫形紋。腹部白色,在 *** 前面則散生灰黑色小點。有時尾下全呈灰黑色。
棲于田野;村莊及水源附近地帶。以蛙類、蜥蝎及魚類為食。性兇暴,但無毒。分布浙江、江蘇、安徽、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四川、云南、湖南、湖北、山東、山西、河北等地。
【炮制】捕得后,打死,燒存性,研末用。
【功用主治】治慢性瘺管及潰瘍。
【用法與用量】外用:研末撒于瘡面;或以藥線粘粉插入管內(nèi)。
【臨床應用】治療慢性結核性瘺管
【藥理作用】
1.抗炎作用,赤鏈蛇水、醇提取液均有明顯的抗炎作用。20g/kg、10g/kg醇、水提取物灌胃對蛋清及瓊脂性大鼠足腫脹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且與氫化可的松15mg/kg的療效相近,同時不同劑量的水、醇......>>
紅黑相間的蛇是什么蛇,有毒沒有
紅黑相間的蛇是赤練蛇。赤練蛇是無毒蛇一類,但是,部分火赤煉是有毒的,赤練蛇是一種微毒的毒蛇,是一種后溝牙的毒蛇。雖然是微毒但個別人體質(zhì)對赤練蛇毒性比較敏感,也會出現(xiàn)嚴重的中毒癥狀,甚至導致咬死人的后果。
它主要分布于中國、日本、韓國、老撾、越南、俄羅斯等地。赤鏈蛇吃,這時口腔存在毒素,咬人會有中毒現(xiàn)象,還有,沒有赤練,正確名字叫赤鏈。
擴展資料:
生活習性:
赤鏈蛇在國內(nèi)分布很廣。國內(nèi)除內(nèi)蒙古西部到新疆和外,其他各省(區(qū))均有分布。國外見于朝鮮、日本等地,其中沃氏亞種分布于日本。大多生活于田野、山地、平原、丘陵及近水地帶,并常出現(xiàn)于住宅周圍,在村民住院內(nèi)常有發(fā)現(xiàn),食蟾蜍、青蛙、魚類、老鼠、蛇、鳥、動物尸體等。
以樹洞、墳洞、地洞或石堆、瓦片下為窩,野外廢棄的土窯及附近多有發(fā)現(xiàn)。屬夜行性蛇類,多在傍晚出沒,晚10點以后活動頻繁。
白天躲藏在墻縫、石頭、洞穴中,遇到敵害時,先將頭部深深埋于體下,搖動尾巴警告,如警告敵害無效,會彎成S型發(fā)起攻擊。一般在11月下旬入蟄冬眠(安徽蕪湖),翌年3月中旬出蟄,夏季雨后較為活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赤練蛇
紅色和黑色的蛇是什么蛇
1、珍珠蛇:珍珠蛇又稱紅環(huán)蛇,是中國南方常見的蛇類之一,身體呈黑色,有紅色或橙色的環(huán)帶,通常身體前半部分為紅色或橙色,后半部分為黑色,頭部稍微扁平。
2、菜花蛇:菜花蛇又稱紅頭蛇,是一種小型毒蛇,分布于中國南方及東南亞地區(qū),體色以黑色為主,頭部呈紅色或橙色。
石斑魚本身沒有毒,石斑魚的魚子有毒。
新生兔子吃母乳是最好的,但如果需要人工喂養(yǎng),主人可利用注射器喂食寵物奶粉,每次喂食5毫升,間隔12小時后再喂,直到21天后開始增加量,每次喂食7-8毫升。一個月后就可開始喂食苜蓿草了,這時需要將球蟲藥磨碎后摻入食物。
兔子被打后很焉,很可能是因為應激反應導致的,多數(shù)時候還伴有厭食、躲避等癥狀。這主要是因為兔子的膽子很小,不僅是被打會受驚,即使是換個新環(huán)境居住或者加入了新成員,也出現(xiàn)過兔子直接被嚇死的案例。
鱷龜是家養(yǎng)烏龜中長得最快最大的品種之一,鱷龜分為小鱷龜和大鱷龜,科學飼養(yǎng)下大鱷龜每年可長1-2斤,最大能長到200-500斤。而小鱷龜最大也可長到38公斤以上,普遍體重也在23-36公斤左右,可以說是非常適合想養(yǎng)大型龜?shù)娜巳骸?/p>
烏龜被摔到吐血,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治療,存活的概率是比較小的,因為烏龜吐血一般是由于內(nèi)臟出現(xiàn)了破損導致。因此在烏龜摔成內(nèi)傷后要立即治療,首先可以給它灌服云南白藥,3周內(nèi)禁食,但每天喂食葡萄糖。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fā)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chuàng)意街區(qū)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y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nèi)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guī)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zhí)業(yè)獸醫(y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guī)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nèi)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