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和章魚完全是不同的兩類生物,不過也有些人可能會將它們混淆。其實它們在許多方面都是不同的:
1、科屬類別:水母和章魚的科屬類別是不同的,它們是不同的兩類生物。章魚屬于章魚科、章魚屬,但水母則屬于水母科的動物。而且,章魚屬于軟體動物這一大類,但水母則屬于腔腸動物這一大類,水母比章魚更低等。
2、外觀特征:水母和章魚在外觀方面完全是不同的。章魚還被叫做“八爪魚”,它的8條觸手是它們最明顯的特征。水母雖然也有觸手,但這些觸手明顯跟章魚的不同,因為它們只是須狀的條帶,而且有的非常長,有的甚至可以達到20-30米。
3、身體構造:章魚和水母的身體構造也有非常大的差別。比如,章魚有3個心臟,但水母則沒有心臟。再比如章魚有9個大腦,水母則沒有大腦。
4、分布范圍:章魚和水母的分布范圍也是不同的??梢耘e二者在我國分布范圍的例子,一般來說章魚的分布會廣一些,在比較偏北的地方也有分布。但水母則主要分布在我國偏南的一些省份,比如海南省、廣東省等等。
二、水母和章魚哪個聰明上面已經(jīng)介紹過,章魚有9個大腦,其中有1個是主腦,另外8個則是副腦。事實上,章魚的大腦還是比較發(fā)達的,它們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也比較發(fā)達,這使得章魚的智商就會比較高。但水母則是沒有大腦的,它們只有神經(jīng)系統(tǒng),因此水母明顯不如章魚聰明。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章魚智商比水母高一個等級 水母是單細胞生物體 章魚是多細胞生物體 它的對外神經(jīng)觸覺比水母多
章魚。
章魚有3個心臟,2個記憶系統(tǒng),大腦中有5億個神經(jīng)元。由于章魚有相當發(fā)達的大腦,所以具有超過一般動物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被認為是無脊椎動物中智力最高者。而水母沒有大腦。
普通章魚(學名:Octopus vulgaris):體長(包括觸手)約60厘米,觸手的長度約是軀體(所謂的“頭”)的3倍,不過軀體可以自由伸縮。身體表面的疣密生,皮膚色素細胞全身分布。
能隨周圍環(huán)境變更體色和身體長度,在巖石和海藻中表現(xiàn)出很好的擬態(tài)。章魚用吸盤沿海底爬行,但受驚時會從體管噴出水流,從而迅速向反方向移動。
遇到危險時會噴出墨汁似的物質(zhì),作為煙幕。有些種類產(chǎn)生的物質(zhì)可麻痹進攻者的感覺器官。
棲於多巖石海底的洞穴或縫隙中,喜隱匿不出。主要以蟹類及其他甲殼動物為食。該物種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的熱帶及溫帶海域。
形態(tài)特征
普通章魚體型中等,胴部卵圓形,胴長42-60厘米。體表光滑型,具極細的色素點斑,胴背具一些明顯的白點斑。
短腕型,稍長,腕長約為胴長的4-5倍,各腕長度相近,腕吸盤2行。雄性右側(cè)第3腕莖化,甚短于左側(cè)對應腕,端器錐形,約為全腕長度的1/30;棒狀,膨脹部與部已難分開。漏斗器W型。鰓片數(shù)約9-10個。
章魚和水母的區(qū)別:形態(tài)不同、物種不同、繁殖方式不同。
1、形態(tài)不同
章魚科的種類共有26屬252余種海洋軟體動物,它們的大小相差極大。章魚體呈短卵圓形,囊狀,無鰭;頭與軀體分界不明顯,章魚的頭胴部約7~9.5厘米,頭上有大的復眼及8條可收縮的腕。每條腕均有兩排肉質(zhì)的吸盤,短蛸的腕長約12厘米,長蛸的腕長約48.5厘米,真蛸的腕長約32.5厘米。
章魚:
水母:
水母型身體呈鈴形或倒置的碗形,或傘形,向外凸出的一面稱外傘面或上傘面,凹入的一面稱下傘面,下傘面的有一下垂的管稱垂唇,垂唇的游離端為口,傘的邊緣有一圈觸手,鉤手水母下傘的邊緣向內(nèi)伸出一圈窄的膜狀結(jié)構,稱為緣膜,緣膜是水螅綱水母的特征。
2、物種不同
章魚(Octopus):為章魚科26屬252種海洋軟體動物的通稱。為頭足綱最大科,可分為深海多足蛸亞科、愛爾斗蛸亞科、谷蛸亞科和蛸亞科。
水母是一種低等的無脊椎浮游動物,肉食動物,在分類學上隸屬刺胞動物門、缽水母綱,已知道的約有250余種。
3、繁殖方式不同
章魚雌雄異體。雄體具一條特化的腕,稱為化莖腕或交接腕,用以將精包直接放入雌體的外套腔內(nèi)。每當繁殖季節(jié),雌章魚產(chǎn)卵,長約0.3厘米,總數(shù)在10萬以上,產(chǎn)于巖石下或洞中。孵化期間雌體守護在卵旁,用吸盤將卵弄干凈,并用水將卵攪動。雌性章魚一次性產(chǎn)卵后需要幼體于4~8周后孵出。
水母雌雄異體,有生殖腺在近胃囊處。成熟的精子流入雌水母體內(nèi)受精。受精卵發(fā)育成幼蟲離開母體,在水里游動一會兒后,沉下海底形成幼體,后變成水螅體,水螅體成多個碟狀幼體,再發(fā)育成水母成體。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章魚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水母
日本“鳥羽水族館”里的畸形章魚標本,比普通章魚有更多的觸手…。85條腿的章魚于1957年在鳥羽市采集 56條腿的章魚于1964年在北室郡海山町采集。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理論可以準確解釋章魚“多足化”的原因,有觀點認為是章魚遭到某種損傷后造成的一種特殊的再生異常。資料來源:日本鳥羽水族館(aquarium.co.jp)。
水蛸(Enteroctopus dofleini),又名北太平洋巨型章魚,是一種屬于八腕目(Octopoda,即章魚目)腸腕蛸科的大型頭足類動物,主要分布于東北亞和北美洲西部的近海地區(qū)。通常棲息深度為數(shù)十米左右,但也有觀測報告顯示它們能夠適應更深的海域。作為僅次于異夫蛸的世界第二大章魚,成體水蛸的平均體重約為15千克,大個體可達50千克以上。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可的最大極限重量為136千克,在上了年頭的老文獻中還有一個體重高達272千克、觸手長達9米的逆天紀錄——這顯然是不足為信的。
提起章魚、魷魚、烏賊這三種生物,很多人其實都是分不清楚的,吃海鮮的時候自己吃得到底是哪一種生物,只怕多數(shù)看官的心里也都沒底。那么,這三種生物到底有哪些區(qū)別呢?今天咱們就來抽絲剝繭解析一下。章魚烏賊魷魚;
在很多人口中,章魚都被稱為“外星生物”,因為它的身體結(jié)構實在太特殊了。的神經(jīng)元集中在腦部,而章魚的神經(jīng)元在每一只觸手上都有分布,這意味著每一只觸手都有專屬的“大腦”,可以獨立行動,甚至在章魚整體死亡后觸手仍可以存活1個小時;每一只章魚有3個心臟,其中一個較大的心臟為全身的血液循環(huán)貢獻力量,另外兩個小的心臟為鰓供血;它們的眼睛長在頭的上方,而不是像我們一樣長在頭部里面;章魚可以迅速變色,將自己偽裝到周圍環(huán)境中,速度令人難以想象……。
印度尼西亞水員深夜?jié)撍畷r,拍攝到了這樣一幕:一只章魚以神奇的方式,在一個很小的洞穴中,直接就鉆進溜走了,讓人不可思議。鏡頭里,只見章魚把觸腕貼著身體放平,吸附在凹凸不平的巖壁上沿著海底爬行。環(huán)顧四周沒有任何的情況后,它徘徊在一個小洞周圍,先依次放入自己的八條觸手,隨后將頭與整個身體擠進洞內(nèi),就這樣消失了。與其它食肉動物與脊椎動物不同的是,章魚屬于軟體動物,身體柔軟靈活能適應狹窄的空間,鉆進各種小孔與裂縫之中。并且因為沒有氣囊,所以能夠進入很深的洞孔。靠著這一本領,它們經(jīng)常利用這些優(yōu)勢來躲避捕食者的追捕。
倉鼠牙齒過長,主人們可以準備一些磨牙棒或者堅果類食物,讓其自行磨牙就可以了。倉鼠的牙齒長了它們一般是會自己磨的。所以當我們發(fā)現(xiàn)倉鼠頻繁的磨牙時,那就是牙齒過長了,如果它們沒有磨牙那它們的牙齒一般都是適合的長度。
好養(yǎng)且不臭的小型寵物,大多數(shù)人首選貓咪和狗狗,此外還有寵物烏龜、寵物鳥、寵物魚等。其實只要給貓狗定期做好清潔,貓狗身上就不會有味道,并且飼養(yǎng)它們也能起到陪伴的作用。飼養(yǎng)烏龜和魚只需要定期換水、喂食,飼養(yǎng)鳥按時喂食、清潔鳥籠即可。
土撥鼠可以當寵物,但不建議當寵物養(yǎng),因為飼養(yǎng)起來會非常麻煩,而且土撥鼠屬于群居動物,離開群體后,可能會出現(xiàn)很強的攻擊性。并且土撥鼠的身上很有可能會攜帶很多傳染性的病毒,有很大的風險會感染人類。
1、可能是倉鼠感冒著涼導致,可以給倉鼠在水壺里放一點板藍根緩解感冒癥狀。如果還未見好轉(zhuǎn)可直接去寵物醫(yī)院進行檢查。2、可能是墊料粉塵太大引起倉鼠口鼻不適,建議主人更換墊料。
1、倉鼠一直咬籠子可能是因為對新環(huán)境不適應,倉鼠本身是比較膽小的動物,適應環(huán)境比較慢。2、倉鼠一直咬籠子也可能是因為需要磨牙了,若是飼主沒有給它配備專門的磨牙棒、磨牙糧等,倉鼠就會自行尋找合適的東西去磨牙。
根據(jù)不同地區(qū)和寵物店品牌,加盟費用也會有所區(qū)別,通常來說需要5萬到10萬之間。在選擇加盟品牌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正規(guī),有一定影響力的,服務會更完善,資金也會更安全。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fā)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chuàng)意街區(qū)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y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nèi)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guī)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zhí)業(yè)獸醫(y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guī)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nèi)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